肝癌

重大突破!中山大学专家发明肝癌筛查新方法,更早发现肝癌

近日,医疗领域传来好消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消化道肿瘤专家徐瑞华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Kang Zhang(张康)一起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5年的探索,研发出一种新的肝癌检测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检测少量血液中循环肿瘤DNA(ct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可以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从而帮助人们早期发现肝癌。

一半肝癌患者在中国,80%以上是中晚期

中国是肝癌的重灾区,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和死亡病例一半以上发生在中国。中国肝癌不仅高发,而且80%以上患者发现肝癌时已经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所以肝癌的死亡率非常高,仅次于肺癌,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第二位,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20%。

这么多肝癌患者被发现时已进入中晚期,主要是由于肝癌发病很隐匿。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从第一个癌细胞在肝脏内形成发展到患者有自觉症状,大约需要两年时间。在此期间,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体征,仅有少数患者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闷胀、腹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也容易被误诊。

因此,肝癌的早期筛查非常重要。

肝癌常规筛查方法:甲胎蛋白

由于彩超、CT等影像学检查无法发现比较小的肝癌早期病灶,所以肝癌的早期筛查,主要以肝癌肿瘤标记物为主,结合腹部彩超检查。一直以来,海内外的专家们都在血液中寻找合适的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现有的肝癌标志物主要是甲胎蛋白AFP。

由于在肝癌早期,部分患者血液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会升高,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甲胎蛋白,来筛查早期肝癌。但是甲胎蛋白的敏感性只有60%左右。有些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浓度并不升高,如果只以甲胎蛋白为依据,很容易漏诊。

而此次中美专家发明的新型检测方法,比甲胎蛋白检测有了很大的进步。

新方法诊断早期肝癌更准确

新的方法是通过检测肝癌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ctDNA的基因位点来诊断早期肝癌,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在前期实验中,对1098例肝癌患者的检测,达到了84.8%的诊断敏感性。与甲胎蛋白检测相比,新方法可以将早期肝癌的漏诊率降低一半以上。

除了更准确地发现早期肝癌,这种检测方法还可以准确地预测不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有利于指导医生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更为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同时还可以实时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并早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数周乃至数月发现肿瘤的复发。

肝癌高危人群应重视筛查

这种检测方法预计10月中旬将首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应用。重点检测对象是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五年以上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

2、40岁以上有慢性肝炎病史的男性

3、肝硬化患者,长期嗜酒者

4、有肝癌家族史

5、有肝区不适、疼痛等症状,曾检测甲胎蛋白有过异常,但未证实是肝癌者

6、曾患肝癌接受过手术治疗

肝癌高危人群患肝癌风险比正常人要高很多,应尽早开始定期筛查。

下一步这种检测方法将会推广到进行常规防癌体检的人群。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瑞得生健康网原创文章,转载必须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redsenol.com/7182.html

发表你的观点

  订阅评论  
提醒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