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检查

筛查肿瘤,穿刺活检会有什么风险?专家:这几点要注意!

穿刺活检,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活体穿刺取出部分肿瘤组织进行检查,以确定肿瘤的良恶性程度等。

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有超声引导和CT下引导两种。根据检查目的、穿刺器械等方面的不同,穿刺活检又分为细针抽吸活检(细针穿刺)和空芯针穿刺活检(粗针穿刺)。术前穿刺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最适宜的治疗方案,且减少了术中等待冰冻病理的时间,降低了麻醉相关风险。

穿刺针刺破皮肤到达肿瘤组织后,会快速夹取部分组织和或细胞送检,患者术后休息几小时即可,对身体影响不大。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靖医师提醒,在接受穿刺活检之后,以下几点要多注意。

穿刺后疼痛

想想,一根长长的针进入人体,然后取出部分组织,疼痛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在穿刺的时候会使用麻醉药物,但这个有创的操作之后,待麻醉药效丧失,疼痛一定会出现。

不过,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患者的疼痛可在1~2天内自行缓解,穿刺处局部加压(如弹力绷带包扎、佩戴运动内衣等)可以帮助减轻不适,痛觉敏感的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临时应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

穿刺后出血

出血、术后血肿是穿刺活检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凝血功能不佳的患者,操作后出血的可能性会有所增加;行粗针穿刺的患者由于针道创伤相对较大,出血风险更高,有3%以下的可能会发生术后血肿。

因此,在接受穿刺之后,医生会进行加亚包扎,并叮嘱减少活动。

穿刺后感染

既然穿刺活检属于有创操作,就会存在伤口,很能会并发感染,不过伤口小,感染率低。

伤口感染后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甚至进一步形成脓肿,引起发热等全身症状。此时,需有针对性的对症处理。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瑞得生健康网原创文章,转载必须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redsenol.com/24785.html

继续阅读

发表你的观点

  订阅评论  
提醒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