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肝癌如何治疗?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

射频消融术,是目前肝癌治疗最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之一。

射频消融术,是利用导引电极将射频发生器产生的射频波,引导至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通过温度的快速升高(通常可达105℃)使细胞内外水分蒸发、干燥、固缩,导致局部细胞无菌性坏死。在有效范围内,局部细胞(如肿瘤细胞)将完全失去活性,相当于对局部病灶(如肿瘤)实施了“切除”术。

射频消融术,因其疗效高、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的优势,能够控制住肿瘤术后复发的病情,给肝癌患者们带来存活的希望,是肿瘤术后复发患者们好的选择。

哪些肝癌可选择射频消融术

虽然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消灭病灶彻底等优势,但不是所有的肝癌都适合射频消融术。那么,哪些肝癌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术治疗呢?

首先,依肿瘤的大小来判断。

射频消融术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靠局部热能实现肿瘤细胞灭活。由于热能的主要产生介质是射频消融针。从技术方面来看,目前商品化的射频消融针的有效作用直径一般不超过5厘米,最可靠的作用范围为3厘米以内。这就对肿瘤的大小有了具体要求。射频消融的适应症:肿瘤最大直径最好不超过3厘米。对于最大直径5厘米以下的肿瘤,使用特殊消融针,或者多点布针,部分患者也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肿瘤的位置很重要。

因为射频消融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局部热效应,其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但对正常组织也会有损伤。因此,治疗过程中,是否能够避免对正常组织、结构的损伤是判断是否适用射频消融的依据之一。某些部位的肿瘤,就不适合射频消融术。如肿瘤位于肝脏边缘,与肠管等关系密切,或位于胆囊边缘者,或者紧邻膈肌等,局部高热会致相邻器官损伤,甚至导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诸如此类病患就须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第三,治疗效果不能保证的情况。

为保证对肿瘤的有效热杀伤,治疗过程中,必须保证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否则肿瘤细胞会有残存,增加复发率。因此也需要排查治疗过种中,有可能丧失热能导致局部温度无法达到目标值的情况。比如,对于肿瘤位于大血管,如肝静脉周围的,血流的持续流动,会致治疗过程中热能持续流失,局部温度将无法达到目标值,以致无法达到治疗目标。类似位置的肿瘤是射频消融治疗的相对禁忌症,在有更优方案的情况下不会选择射频消融。

第四,穿刺道出血的并发症。

即使患者适合做射频消融术,也是存在并发症风险的。由于消融针必须经过部分肝脏到达目标病灶,穿刺道出血是射频消融最可能的并发症之一。为保证穿刺的安全,患者的凝血功能必须相对正常,或者可以通过药物被纠正。实践中,如果腹水量巨大,肝脏与腹壁间距离加大,穿刺道出血等并发症也会大大增加,不一一列举。

大于5厘米的肿瘤能采用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的效果主要与肿瘤体积有关,对于非适应症肿瘤(体积较大者,尤其大于5厘米者),只要能有效减少其体积,仍可能进行射频消融术。

对于原发性肿瘤,一些化学的方法对缩小肿瘤有明显效果。

其中,首选介入栓塞治疗(TACE)。TACE治疗后,通过减少肿瘤动脉血供及局部化疗,肿瘤的生长受抑,敏感者肿瘤核心部分可以发生坏死,以致肿瘤体积缩小。经过1个周期或2-3个周期的治疗,如果监测到肿瘤已缩小至射频消融有效作用范围内,即可行射频消融术。两者结合进行序贯治疗,充分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可以减少治疗次数,改善治疗效果。其次,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等,也可以应用于某些肿瘤,特别是动脉供血不丰富者,通过局部化学杀伤,减小肿瘤体积,随后进行射频消融术。

对于射频消融术,只有严格掌握适应症,才能以最小的,最合理的创伤,取得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瑞得生健康网原创文章,转载必须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redsenol.com/13224.html

发表你的观点

  订阅评论  
提醒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