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心理

家属必看:好的心态是治疗的一半,如何帮助癌症病人调整心态?

得知自己患癌症,这对于患者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而癌症病人的心态和情绪,对于癌症治疗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作为病人的家属和亲朋好友,想要帮助病人调整好心态,一定要先了解癌症病人都会经历的5个特殊心理期,这样才能更好地和病人沟通,帮助他们。

癌症病人5个特殊心理期

癌症患者一般要经过否认期、愤恨期、抑郁期、妥协期及接受期5个阶段。

1、否认期

在没有确诊之时,病人焦虑反应突出,对诊断表现震惊和猜疑,对确诊又有心存错误的侥幸。往往反复求医检查企图逃避事实。

2、愤恨期

病人知道自己确诊为癌症后,会惊恐万分、烦恼不安,如大祸临头。性格外向者会悲伤痛哭、茶饭不思。内向性格者可能逢人征询,以求证实。

3、抑郁期

病人对自己患癌无疑后,便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一方面留恋过去的人生,惦念放不下的种种问题,同时病人心理活动十分矛盾,表现为失望多于期待。心绪不安、事事失兴,终日闷闷不乐。

4、妥协期

经历一个时期的诊治与周围的情境的适应,病人终于接受了自己的“病人角色”。

5、接受期

表现为愿意接受治疗,并对各种疗法寄予很大期望。

癌症病人都存在心理障碍,需要心理帮助

癌症病人几乎都会出现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和生病之前的性格、文化修养、病情轻重有关。癌症病人心理障碍表现多样化,70%的癌症患者有焦虑、抑郁等症状;30%有恐怖、压抑、愤怒、绝望等症状。这些主观上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常常是癌症的催化剂。

一般来说,癌症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其中一些反应是正常的、适应性的,而另一些可能是异常的,适应不良性的。有关资料显示,近80%的晚期癌症患者由于自身对疾病过度恐惧,而被“吓”死。相反,能够坦然对待晚期肿瘤、积极配合与癌魔战斗的患者,不仅可以延长生命,而且面临死亡时大多平静而安详。

如何调节癌症病人的心理障碍

通过心理行为干预,如错误认知矫正、康复病人的示范作用、一定程序的行为训练、负性情绪的表达等等可以帮助病人改善心身紧张状态,减轻各种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等。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包括心理状态、躯体功能、社会支持和影响、经济状况。而生活质量的优劣则与病人远期生存密切相关。

1.教育性干预

教育性干预是指通过提供有关化验、诊断、治疗、治疗副作用、预后、医疗费用等信息;向病人解释疾病可能引起的强烈负性情绪反应;介绍不同的应对方式、不同的社会支持利用状况等对癌症适应的影响等知识;澄清病人的一些错误认识,并给予一定的保证、支持,使病人减轻因癌症及其冶疗而出现的适应不良。

2.治疗性干预

主要有三类:

(1)进行心理药物治疗。是通过使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或麻醉药等减轻那些因癌症诊断或治疗继发的适应障碍、严重焦虑障碍、严重抑郁障碍、谵妄、精神分裂、疼痛、恶心与呕吐、失眠等。

(2)认知-行为干预

是通过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认知方法及教会一定的行为训练程式,帮助病人改变癌症诊断、治疗、康复期间的不良认知和不良行为。

(3)支持-表达式干预

是通过提供病人讨论的场所,如癌症病人康复俱乐部等,使病人表述所有他们关心的疾病相关的问题及表述与疾病相关的害怕、悲伤、愤怒等情绪。

3、认知治疗

主要是纠正和扭转病人对癌症的错误认识和过度恐惧。病人很容易把癌症和死亡划等号。医生、家属和亲友一定要让病人知道:

(1)癌症不等于死亡;

(2)癌症是难治之症,不是不治之症;

(3)癌症发展有个过程,治疗正是为制止或延缓其发展;

(4)医学水平在不断发展,癌症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疗效越来越好;

(6)有成功的信念才会有奇迹出现。

通过认知矫正使病人自行调节负性心理反应。这也是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医务人员、患者、家属、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大量研究证明心理行为干预在提高肿瘤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改善免疫功能及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瑞得生健康网原创文章,转载必须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redsenol.com/13027.html

发表你的观点

  订阅评论  
提醒
Back to top button